Bot. Beech. Voy. 206. 1836.
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3-4m。小枝密被黄褐色树枝状绒毛,老枝无毛,皮孔明显。叶柄长1-3cm,与叶片的下面均密被树枝状绒毛;叶片纸质,狭椭圆形、椭圆形、长圆形至披针形,长12-23cm,宽4-8cm,基部圆或钝,边缘具疏细齿或微波状,先端急尖或渐尖,下面密生黄色腺点,上面无腺点,除主脉被星状绒毛外,其余无毛,侧脉每边14-18条。复二歧聚伞花序着生于上部叶腋,有6-9次分歧,连花序梗长10-12cm,宽8-13cm;花序梗长5-9cm,果期可延长至10-12cm,与花序的分枝均密被灰褐色树枝状和星状绒毛;花梗长约1mm,疏被星状绒毛;苞片条形或披针形,长1.5-2mm,仅边缘疏被星状绒毛;花萼杯状,长1.5mm,近无毛,有疏的黄色腺点,先端截形或有不明显的4小齿;花冠筒状漏斗形,长约3mm,紫色或淡紫色,外面无毛,檐部具4裂片,裂片近圆形,长约1mm;雄蕊4,花丝长为花冠的2倍,伸出花冠之外,花药椭圆形,药室纵裂,在药隔两侧密生黄色腺点;子房无毛,密生黄色腺点,花柱丝状,柱头扩大呈圆形。核果近球形,直径约2mm,红色,干后变黑色,无毛,疏生黄色腺点,下半部被宿存的花萼所包。花期:6-8月。果期:8-12月。
产地:深圳水库(张寿洲等 5594)、仙湖植物园(王定跃 89187)、笔架山林场(王定跃 1810)、梅林、内伶仃岛。生于山坡林缘、沟谷和路边,海拔50-180m。常有栽培。
分布: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和广西。印度、孟加拉国、斯里兰卡、缅甸、越南、马来西亚和新加坡。
用途:根和叶药用,有止血止痛、散瘀消肿和驱风祛湿之功效。